近日,上海警方就通过市民举报,捣毁了一处用自来水假冒桶装纯净水的违法制水窝点。警方的执法记录仪画面显示,十几平方的门面房内,60余桶各种假冒品牌桶装纯净水胡乱堆放,而更令民警吃惊的是,为这些桶装纯净水进行灌装的,是一台自行组装的过滤设备,而且这套设备竟然安装在厕所内。
业内专家表示,在大桶水行业内,由于门槛低、容易造假,故而乱象丛生。经分析调查,桶装水乱象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假水泛滥真假难辨、二是小品牌桶装水问题上黑榜、三是回料桶易造成二次污染。针对这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建立食品全程追溯系统可以对治理桶装水乱象起到很好的作用。
首先是假水泛滥真假难辨
一些“黑水厂”抽取井水经简单过滤灌装后,摇身一变成“知名品牌”桶装水,一桶水出厂价不足2元,消费者购买价格却达十余元。没有经过任何卫生检测,直接流向市场。如果桶装水企业能够安装一套防伪溯源系统,使得每一桶水都配备一个独一无二的追溯二维码,形成一桶一码防伪溯源体系,这样就可以提高不法份子的造假成本,有效形成管理流通的机制,减少市面上假水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追究不法份子的责任。
其次是一些小品牌桶装水问题上黑榜
桶装水市场除了假水泛滥外,一些个别的小品牌桶装水由于各环节的管理不到位,或者是硬件投入能力有限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整个行业的信誉,菌落总数更是成为不合格的首因,桶装水微生物的含量反应了生产车间的环境问题,建立食品全程追溯系统可以有效规范生产过程,层层严格把关,有效减少污染,保障水质安全。
最后是回料桶易造成二次污染
长久以来,回料桶都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桶的重复使用并非不可,但要控制在一定次数之内。一个水桶正常情况下可循环使用40次左右,使用周期在2到3年。不过很多小厂家都是无限制重复使用,这会导致桶内污染物聚集,污染水质。通过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记录桶的材质、来源、使用次数、使用年限等信息,这样消费者只需扫描追溯码就可以判断桶的质量如何,防止“黑桶”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