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与健康系列之孕妈咪健康饮水的注意事宜
一、白开水也是养生“高手”
水主要负责消化食物、传送养分、保持各关节和内脏器官的湿润、调节人体的温度。当淡水充足时,人体的各个组织都能有效地工作。但是,当缺水时,就会导致身体疼痛、组织损伤和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根据研究,诸如气喘病、过敏症、高血压、高胆固醇、头痛、周期性偏头痛等症状,都可以通过充分饮水得到缓解或甚至治愈。
好的水能溶解、携带各种人体必需的物质,但质量差的水也可以溶解、携带大量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从而产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人类需要5-10天的时间对体内水进行更新,如果长期喝质量差的水,就等于你长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反之,人们能喝好水,健康将时刻伴随你。
二、孕妈咪健康饮水的5个好习惯
1、餐前宜空腹饮水
早、中、晚三餐之前约一个小时,应该喝一定数量的水。饭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内只停留2至3分钟,便迅速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入血液,一小时左右可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因此,饭前补充水分很重要。尤其是早餐前,因为睡了一夜,时间较长,人体损失水分较多,早上醒来,多饮些水是非常重要的。
2、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人感到口渴,表明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如果硬要到口渴时才去饮水的话,犹如土地龟裂时才去给庄稼浇水,为时已晚。应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经常饮水,少饮多次,让人体水分常处在良性状态。
3、运动后不宜一次性快速大量饮水
运动后虽然会大量失水,但也不能快速大量地饮水,而要“细水长流”。为弥补运动的失水,应该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给予补充,并且建议在运动前饮水300-500毫升,在运动中每隔15分钟饮150-250毫升,在运动后再补足所需的水份。
4、起床一杯水
清晨可以说是一天之中补充水份的最佳时机,因为清晨饮水可以使肠胃马上苏醒过来,刺激蠕动、防止便秘,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睡眠后,血液浓度增高。这个时候补充水分,能迅速降低血液浓度,促进循环,让人神清气爽,恢复清醒。
5、睡前一杯水
人体在睡眠的时候会自然发汗,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水分及盐分,而睡眠的八小时内,身体都无法补充水分,这就是为何起床会觉得口干的原因。因此医生建议睡前半小时要预先补充水分、电解质,让身体在睡眠中仍维持平衡状态,同时降低尿液浓度,防止结石发生机率。
三、孕妇以下几种水不能喝
1、没有烧开的自来水
因为自来水中的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相互作用,会产生一种叫“三羟基”的致癌物质。孕妇也不能喝在热水瓶中贮存超过24小时的开水,因为随着瓶内水温的逐渐下降,水中含氯的有机物会不断地被分解成为有害的亚硝酸盐,对孕妇身体的内环境极为不利。
2、久沸的开水
反复沸腾后,水中的亚硝酸根以及砷等有害物质的浓度相对增加,这样会导致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结合成不能携带氧的高铁血红蛋白,可能引起准妈妈血液含氧降低,威胁胎儿的安全。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选择饮用方便卫生的纯净水。纯净水是从地下抽出后,经过多道过滤、沉淀,将其中的微生物、杂质都过滤掉了,但同时也将水中所含的矿物质过滤掉了。因为水中含有的钙、磷及其它微量元素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而准妈妈在这个时期对矿物质也十分需要,所以此时对准妈妈来说普通的温开水或蔬菜汁、水果汁或许更适合需要;牛奶与果汁也是准妈妈相当不错的选择。
3、被工业生产中的废水等污染物污染过的水
孕妇绝对不能喝被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污染过的水,这样的水即使经过高温煮沸,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仍然存在。桶装水专家特别提醒:孕妈妈更不能喝蒸饭或者蒸肉后的“下脚水”。
4、保温杯沏的茶水
因为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茶碱,芳香油和多种维生素等。如果将茶叶浸泡在保温杯的水中,多种维生素被大量破坏而营养降低,茶水苦涩,有害物质增多,饮用后会引起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紊乱。
5、浓茶
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孕妇常喝浓茶对胎儿骨骼发育有影响,鞣酸还会妨碍铁的吸收,导致孕期贫血或贫血治疗困难。
6、汽水
汽水中的磷酸盐进入肠道后会与食物中的铁发生反应,产生对人体无用的物质。孕妇饮大量的汽水会消耗一些铁质,可能导致贫血。可乐类饮料其所含的咖啡因能迅速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使胎儿受到不良影响。咖啡因可使实验动物发生腭裂、趾或脚畸形,甚至脊柱裂、无下颌、无眼、骨化不全、发育迟缓等。
7、冰镇时间过长的饮料
太冷饮料可使胃肠血管痉挛、缺血,出现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胎儿对冷刺激敏感,使胎儿躁动不安。
●饮水与健康系列之饮水常见误区
一:自来水一烧开就喝
常喝白开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习惯,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水不能一烧开就喝。这是因为现在城市所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氯化消毒的,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氯仿等多种致癌物。对此专家建议大家采取三步走:首先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再烧;其次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最后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这样就能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才可称为是真正的“开水”。
二:饮水机从不洗
桶装水和饮水机无论在家里还是办公室、公共场所都已非常普遍,你有没有想过,用的饮水机自从放在那儿就再也没“洗过澡”。饮水机看似能让人喝上高品质的水,而事实上其“二次污染”却很严重。每当打开饮水机龙头时,听到“咕噜”的声音,桶里翻出一串气泡,这就是有空气进入,灰尘及微生物就会被带入。据国家环境卫生监测部门检测数据显示,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胆3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所以,最好一个月清洁一次,办公室的饮水机因为使用频繁,更得勤加清洗。
三:爱喝瓶装水
携带方便、开盖能喝,在中国,瓶装水消费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然而专家却指出,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危害健康。因此,瓶装水一定不能受热或暴晒。专家称,很多人喜欢在车里放一箱水,这是不对的,尤其在夏天,后备箱温度非常高,容易让有害物质进入水中。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买个质量好的水壶自己带水,安全又环保。
四:喝千滚水
现在用电热水壶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烧的水一次喝不完,过一会儿又重复烧开,这种千滚水最好别喝。水烧开尽量当次喝完,别反复加热。很多人担忧饮水机中的水是不是千滚水,因材料限制,饮水机中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为九十摄氏度左右,达不到沸腾的状态,不是千滚水。但桶装水的最佳饮用时间是出厂后1—15天,一旦超过15天,水中的细菌过多,就不宜再饮用。
五:不渴就不喝水
国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至少已经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随时喝一口;办公室或家里多放上几个水杯,见缝插针,有机会就喝。
六:每天喝不够6杯水
上班一族常常会因工作关系疏忽了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大约6杯的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有人会问,之前一直说每天喝水不少于2000毫升也就是8杯水,为什么现在只有1200毫升?其实,2000毫升是指人一天需要的水分总量,果蔬里含有大量水分,连主食、肉里都有,人体需要的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食物中。6杯是最低限的量,有些人则需要喝得更多,比如烦躁的人多喝水能舒缓心情,肥胖的人多喝水能保持体重,运动后、洗澡后也都要及时补充水分。
七:不按体质喝水、饮料取代水
“白开水没味,还是喝饮料吧。”很多孩子每天可乐、果味饮料不离手,用饮料代水,无异于花钱买一身病,因为喝饮料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如果一定要喝有味儿的水,也要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改善。比如:便秘的人可以喝点蜂蜜水或者果蔬汁,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胃寒的人要少喝性寒的绿茶、凉茶、果汁,多喝暖胃的红茶、姜糖水。
八:晨起不喝水,到老都后悔
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命水,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人体经过一夜代谢之后,身体的所有垃圾都需要洗刷一下。饮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早晨这杯水最好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清澈的水,白开水、矿泉水皆可,能够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第二种是柠檬水,柠檬酸能够提升早晨的食欲;第三种是淡盐水,它对便秘的人非常有益。
九:吃咸了不马上补水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也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纯水和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饮料和酸奶,因为过量的糖分也会加重口渴的感觉。淡豆浆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中90%以上都是水分,而且还含有较多的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且口感比较清甜。
十:睡前不喝水
睡前不宜喝太多水,但可以稍微抿上两口,尤其是老人。当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此外,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水还可以滋润呼吸道,帮助人更好的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