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副所长白雪涛在”第四届水质监测技术与管理论坛”上介绍了我国目前的饮水安全监测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
据薛先生介绍,每天下午七点至八点左右,在旭阳花园西区门口,有一辆货车会拉着几个大水桶售卖散装饮用水,据卖水人说是从纯净水厂买的水。许多居民拿着水桶前来购买。“这种水安全么?纯净水厂可以这样进行售卖么?”薛先生表示怀疑。
那么,附近的居民是如何看待这种散装售卖呢?记者随机采访过往群众。张女士说,“我家经常买桶装水,主要用来做饭或者烧水喝。我一般都是去固定的门市购买,这种散装的水不知道从哪里来,没买过。”而购买过的王先生却表示,既然大家都在买,自己也就买了,没有考虑那么多。
接到薛先生反馈,市食药监局随即组织执法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经查,该流动销售车辆车主持有健康证,但所持健康证已过期,且无食品经营许可手续。目前已要求其停止销售散装水,并抽样检测。
无论真假,同一个品牌的水桶基本没有太大差别,如果造假者使用假桶来装假水,我们是很难分辨出来的。而且造假者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比较新的真水桶,因此水桶的新旧程度无法代表水的真假。
韩先生在某小区内经营一家水站 。“三年前, 总有人上门推销‘2号水’。所谓‘2号水’就是假水,开始我也不敢卖。”韩先生回忆说。有一次,一家品牌水厂的外包物流送来的有假水,他卖出后被顾客发现。但韩先生投诉到厂家,厂家只是赔了几桶水,然后就没什么事儿了。
从那之后,他的胆子大了起来, 也开始卖假水,“实话说,卖假水上瘾,因为利润高。”
“不少水站都是真水、假水掺着卖,只是程度不同”。据韩先生介绍,一些水站很会抓顾客的心理,一般真假水轮流送。顾客刚换一个新牌子,水店一定很小心,一般会送真水。
“天天要用水,怎么才能辨别真伪呢?”王先生也提出疑问。
一桶一码防伪溯源,锁住饮水安全
新技术革命从来都会引发工业的新革命,当大多数人还沉浸 “互联网+”下的各种O2O创业风潮的时候,万码公司正式启用“一桶一码防伪溯源”食品安全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桶装水”和大数据作为技术支撑,把桶装水的生产安全、营销及流通安全真正整合起来,彻底颠覆了饮用水行业对食品安全管理的传统模式,将饮用水食品安全成功地升级。
万码公司自2013年开始致力于行业资源配套及渠道的整合研究,为企业提供营销增值服务。同时切入可变数据防伪商用研究,通过二维码防伪与企业营销的有机结合,为企业打造防伪溯源营销一体化平台。
2015年,公司融入新的资本运作,开创互联网+二维码防伪新模式,为企业提供“一品一码”、“一桶一码”、“一物一码”防伪溯源营销系统方案,帮助客户解决防伪溯源、市场营销上的难题,协助水企不断完善公司的管理运营机制。
为保障用户权益,公司在2016年9月建立起与“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全面合作关系。将继续加大服务广大企业用户的力度,标准化的防伪营销系统继续以免费开发的方式给企业提供,同时提供二维码防伪系统、产品以及增值服务,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作出应尽的企业义务!
通过“一桶一码防伪溯源营销系统”的使用,不但可以帮助消费者简单容易地识别桶装水的真假,同时利用防伪订水让消费者参与抢红包,增加消费者的互动环节;同时可以使得各水企的各个生产基地的水源监测数据、生产数据、仓储和物流数据、网点配送数据、企业人员资料等都能实时查看。
具体而言,万码服务的一些水企的每一桶水、每一个生产基地、每一个仓储、每一台物流车、每一家服务网点,甚至每一名送水员都是食品安全云端平台的组成部分,它就像一张数据监测的大网,让线上线下既分工明确,又有机交融,还能不留空白,有效优化,同时提高了效率,更锁住了饮用水的食品各环安全缺口,让企业的食品安全体系更上层楼。